第349章 像赴渔家家宴
“好一个李纲。这人够胆。”
他缓声道:“真要把这局盘活,靠的不只是笔头子和好政策。朝廷这几百年来,哪次风头不是从实心变成空话?说得再好听,百姓听多了也是怕。可一个人,一个敢于独身入贼寨赴宴的人,那就不是纸上风。”
“他敢来,说明这人有底,有骨,也有命不要的准备。”
“也说明,他是真的打算,把这棋盘下到最后一步。”
杨幺也忍不住咂了咂嘴:“我还真是有点佩服了。这李纲不是在作秀,是真硬。”
钟相笑着点头,语气中带了几分意味深长的凉意:“那就设酒、备席,不设哨,不设伏,换个干净衣裳,我们钟某人,也该正正经经,见见这位朝堂里最会杀的文官了。”
“他不藏刀,我不藏话。”
“既然都说了共饮一壶浊酒,那就看看,这浊酒里,到底能兑几分清。”
到了约定那日,洞庭湖畔起了微风,天刚过午,夏诚水寨外已设下简朴酒席,桌边铺了青布,酒是江南米酿,碗是粗陶,菜不过鱼鲜野蔬,却整得利落干净,一点没显出寒酸。
钟相换了一身青色长衫,胡子理得齐整,整个人气势收敛了不少,看起来不似反贼,更像个讲究些的乡绅。他站在寨口,负手看着湖岸方向,眉眼平淡,眼神却像湖水底的暗礁,藏着锐利。
“该到了吧。”杨幺在旁边低声说着,衣裳虽然不华贵,却难得熨贴,腰间也没有挂刀,只有一根竹笛横插在腰侧。
“嗯。”钟相点头,“他若真说只身前来,那就不会误时。”
果然,没一会儿,远处官道起了阵细尘,一顶灰布小轿停在岸边。没打招呼、没敲锣,也没带一兵一骑。
轿帘一掀,一个人踏步而下,穿一身藏灰直裰,看着比寻常儒生还低调。他一步一步走得极稳,脚下不疾不徐,身后不见随从,倒像是赴朋友家一叙。
钟相和杨幺对视一眼,皆是无声一笑。
“来了。”钟相淡淡开口。
两人一同迎上去。
“李使相。”钟相拱手,语气平和。
“钟先生。”李纲也拱手回礼,神色清淡,但语气坦然,“约了这一席酒,自当赴约。”
三人目光交会,周围没有刀剑,没有甲胄,只有风吹湖面,芦苇摇晃,天光落下来,把这一幕照得分外真切。
“那请。”钟相做了个请的手势。
三人进了寨,一路所见,兵丁没着甲,水寨村民三三两两地挑水晒网,远处孩子在水边追着鸭子跑,鸡飞狗跳、热热闹闹。李纲看在眼里,眼中却没什么讶色,反倒更显沉静。
“李使相一路舟车,不嫌水寨简陋?”钟相亲自为他斟上一碗酒。
“百姓住处,再简也比朝堂里空话舒服。”李纲坐下,接过酒,“今日这一碗,不敬位分,只敬实意。”
钟相一笑,举杯相碰:“那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