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试探三
本来说是只向西北方向修水泥路,不过那些文官看到水泥路的好处多多,又开始在朝堂上说京城乃是一国之都,天子脚下,却因为下雨经常泥泞不堪,提议顺便也把京城之中的路全都修一遍。可是说到钱从何来之时,所有人又都当起了缩头乌龟,只想即不花钱,又能享受到水泥路的好处。
赵祯也是颇为无奈,只好决定先把环绕京城内外的几条主要道路改成水泥路,至于其他道路,还是等以后有钱了之后再说吧。不管怎么说,现在水泥路总算是开始动工了,为此专门成立了两支桥道厢军,一支在京城汴梁内修水泥路,一支开始把通向西北的大道改建成水泥路。这些桥道厢军因为之前的暂停,得到了更之的培训使用水泥修建的时间,更多的还是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王德用也认为张玉兴说的有极大可能就是那些文官的借口,想到这里不由的有些沮丧:“哎想我王德用征战一生,大小战斗不计其数,身负数十创都没有皱过眉头。没想到现在虽然身为枢密副使之职,却仍然要眼看着西北百姓陷于战火而毫无办法,我……我愧对官家,愧对先祖啊!”
张玉兴听了王老将军的感慨,心中也是有所感动,只能是劝道:“王老爷子也别太难过,人力有穷尽,现在大宋憋病太多,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所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使大宋有所改变,才能不重蹈覆辙。党项人攻打我大宋,西北百姓难免受苦,可这也可能是我们对军制进行改革的唯一机会了,只要这一次能把军制中的憋病削除,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收复燕云十六州,使大宋重新一统中国也不是不可能!”
王德用听到张玉兴的话,又想到库房中摆放的那些板甲,不由的热血沸腾,眼睛发亮:“对啊!我们现在有了防御坚固的板甲,有了无坚不催的武器,还真有可能会让大宋一统中国,天下无敌!”
张玉兴看着刚才还有些沮丧的王德用,现在又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兴奋起来,不由有些恶趣味的给他继续泼冷水:“老爷子你可别高兴的太早,装备再好,没有合格敢战的士兵也只能是给敌人送装备。再说了,以现在文官的那些尿性,你觉得他们真的敢攻出去吗?不在后面拖后腿就不错了。”
果然张玉兴的冷水让王德用重新清醒过来。现在大宋的文官是处处压制武将,不给他们一点空间余地,别说让武将去开疆扩土统一中国了,武将稍微立一点军功,立刻就会遭到文官的集体打压。在这些文官眼中,燕云十六州都没有打压武将重要,如果让武将真的立下扩土之功,那时官家必会重赏他们,就会让这些武将的风头盖过这些文官,这在文官眼中是决对不能容忍的。除非是让一个文官来领军,否则这些武将是没有半点机会去领兵攻打燕云的。
可是这样一来就又回到了原来的场面,绝大多数没有过领兵经验的文官,只会是纸上谈兵,靠想当然的思想来打仗,外行领导内行,想要打胜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说,历史上不是出现了很多能文能武的智将吗?像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也没有领兵打仗啊?首先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只出了一个诸葛孔明,有名有姓的,文武双全的所谓智将是有一些,分摊到这漫长的岁月你觉得还多吗?再说像是诸葛孔明这样的军师,更多的只是做出战略战术的计划,真正实现这些计划,领兵打仗的还是各个武将,毕竟分工不同嘛!除了游戏中之外,从来都没有诸葛孔明带着身后一群大兵冲锋陷阵的,人家只会坐在山头的小车之上摇一摇羽扇而已。
真正按照战略计划实现目标,领兵打仗也是一个技术活。如何安排行军,每天走多少路,沿途都是什么地形,哪里适合扎营,如何解决补给和水源问题,每天安排巡逻哨探,分析敌我位置和军力,如何保持阵形,发生突然情况时怎么随机应变。即要对自己手下的军队实力了如指掌,还要对自己的敌人有相当的认识猜测,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训练和接触得到的经验,不是随便念两本书,一拍脑袋就成一代战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