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回京倒数第三日,小可汗灵前继位!
轰!
此话一出。
几乎现场的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都不禁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错愕。
先前燕王杨宁所说,让姜南风担任临时的东北文官统领。
这些东北的本土官员,多多少少就已经有几分不满了。
可是姜南风毕竟是从在京城之时就跟在杨宁身后的。
姜南风虽说在整个大乾官场之中的资历不算出众。
姜南风甚至就在文官这个级别当中也不算是出众。
但归根结底,姜南风乃是燕王杨宁带到东北来的第一批傍身的臣子。
就这个级别的官员,别的就都可以不论了。
毕竟。
姜南风是跟着燕王杨宁起家的亲信。
毕竟。
姜南风是燕王杨宁的左膀右臂。
对于燕王杨宁而言,姜南风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譬如平日里,姜南风不仅会帮着杨宁撰写给大乾皇帝的折子。
姜南风还会帮杨宁撰写东北藩地的各种布告皇榜。
甚至,就连相当一部分发给东北官员的文书。
都是由姜南风全程代笔的。
这些事儿,不光是燕王殿下知道。
几乎整个东北境内的文武百官全都门清儿。
而姜南风与燕王杨宁走的非常近。
这才是东北百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姜南风暂时代管东北文官的原因。
可是……
左将军林阮他凭什么能代管东北的军事?
就凭左将军林阮的资历深厚?
可是这左将军林阮除了资历深厚之外,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燕王殿下初入东北便接连打了几场相当有劲儿的大仗。
不说大半个东北。
几乎整个东北军民都投入到了这几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之中。
由于燕王殿下的精密战术安排,以及东北方面对于火铳的使用成熟度。
几乎这几场大仗打下来,大乾方面的伤亡几乎是微乎甚微的。
九成的情况下,大乾方面是没有任何超过三成的人员伤亡的。
而就是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之下。
彼时的东北行伍之中,几乎人人都有功勋,人人都是军功卓著之辈。
如果真的要比军功的话,东北的将军和士兵也就勉强能打一个平手出来!
关键是,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东北这边留守的将士,超过八成都是燕王杨宁从京城之中带过来的。
这些人原本在行伍之中就属于是石恒将军的哪一派的。
就算是让他们在东北留守,他们的心中多多少少爷会有几分不满的,
尤其是对于左将军林阮这种东北本土的降将。
他们心中就已经不只是不满了,其更多的,当是一种肉眼可见的不屑。
况且……
这左将军林阮还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降将。
几乎所有人心中都很清楚,这位左将军林阮曾经乃是一个正儿八经从阳平侯林忠手下走出来的判将。
在行伍之中,无论是在东北行伍还是在大乾行伍。
滋要是在行伍之中。
所有的军将便都是以所谓的硬实力来说话的。
这个道理就和派文官去前线当主将是一样的。
你的任命,只对你自己和任命你的大乾皇帝、藩王有效。
至于对行伍之中的这些交兵悍将来说。
这种任命的力度,甚至还不如你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儿,去弄死一个敌军来的有说服力。
而彼时任命左将军林阮,就基本上是陷入了这种所谓的军功陷阱之中。
几乎所有人对左将军林阮都是一种不服气的状态。
若是将左将军林阮强行留在东北镇守边关。
一旦燕王杨宁真的在京城之中出了什么问题的话。
那尚不等京城之中发生躁动。
东北方面倒是要抢先一步发生躁动了!
关键是,就以当前的情况来看。
东北之中大乾本土将领的势力相当强大。
能够镇压住这些本土将领的,除了燕王杨宁,就只剩下石恒将军了。
可现在,燕王杨宁和石恒将军都要远行。
如此一来,无疑是将整个东北的外防都放到了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话至如此。
几乎燕王府内所有能在军中说得上话的文官武将,都纷纷拱手劝道:
“燕王殿下三思啊!”
“林阮将军虽然在东北所立之战功赫赫,但归根结底,林阮将军也不过是一介降将啊!”
“是啊燕王殿下,降将的名号无论如何都是林阮将军挥之不去的阴影!”
“此番,燕王殿下若是在京城之中有个什么意外,臣等想要替燕王殿下进京讨个公道,就以林阮将军的公信力,怕是连一支万人以上的部队都拉不起来啊!”
“末将以为,燕王殿下倒不如将东北的边防权分给多个将领,如此一来,既能够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又能够保证东北方面的文武百官有一定的信服力!”
“况且,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林阮将军尚且还在府中进行修养,若是在这个时候将林阮将军突然请到边防前线来,说不定对于林阮将军养伤,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
听着众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是闹哄哄的谏言。
杨宁轻蹙眉头,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不悦之色:“本王的话,一直以来都是让你们直接执行。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王给了你们讨论本王决策的资格了呢?”
嗡——
此话一出。
一股寒意瞬间灌满了整个燕王府。
几乎每一个文武官员都是簌的冒出了一身冷汗。
就连站在杨宁身旁的徐渭祖,在听闻此言之后,都不禁打了一个冷冷的寒颤。
若是仔细看燕王杨宁的脸,仍旧能够看出燕王杨宁脸上的憨厚之色。
可让人感到不同的是。
当燕王杨宁说出这句话之后。
他那张憨厚的脸上,便陡然生出了一抹让人看不到,但是却是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杀意!
这股杀意对于在场的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足以让他们瞬间闭嘴的恐怖感觉!
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小将领。
在杨宁沉声说完这句话之后。
都猛地冒出了一头冷汗,而后缓缓低下了脑袋,不再多说半个字。
见此一幕,杨宁则是深吸一口气。
而后大手一挥道:“行了,今日,本王不想再与汝等多说什么了,明日上朝之时,本王希望听到你们对于,如何在本王离开东北之后,继续维持鹤城互市区以及和漠北方面的经济往来,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来。
此番本王前往京城,不知道要多少日子才能回来。
若是快的话,说不定几日之内便可回来,若是慢的话,说不定要几个月的时间。
本王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内务已经是敲定就让姜南风和林阮将军来处理了。
至于这外务……
明日再议!”
“臣等领命!”
说着,燕王府内的文武百官都冲着王位之上的杨宁齐刷刷的拱手拜道。
而杨宁见状,也不再多说什么,他只是猛吸一口气。
而后冲着燕王府内的一众文武百官摆了摆手。
很快。
整个燕王府内,就只剩下了徐渭祖、姜南风、杨宁三人。
“你们两个也暂时下去吧,本王当真是有些倦了。”
杨宁冲着丝毫没有下去意思的姜南风和徐渭祖摆了摆手。
二人见状,也不再继续杵在原地。
而是纷纷拱起双手,冲着杨宁拜会之后就离开了燕王府。
不一会儿的功夫。
整个燕王府内便陡然成了一种人去楼空的状态。
看着空荡荡的燕王府,杨宁长叹一口气。
他从袖口中将那封五日内回京的急诏翻了出来。
铺在桌面上。
目光如炬的看了上去。
“总是觉得……这封急诏背后的意义,不只是便宜父皇想要借我的手铲除三皇子杨建,甚至是外戚集团而已。
总觉得……这封急诏背后,尚且还有这更为深层的谋划。”
杨宁轻抚下颚,眼神中逐渐闪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猜忌之色道:“不过……就从当前的境况来看,便宜父皇归根结底还是想要借我之手铲除外戚集团的。
此事多少还是有几分困难的,毕竟外戚集团在京城朝堂之中深耕多年,俨然成了京城之中盘根错节的一个重要核心。
但是……这外戚集团一日不清,即便是日后我登基九五至尊之位,怕是也很难坐稳这龙椅啊!”
杨宁说着,缓缓将那急诏收回到了袖子里面。
虽说现在一时半会,他杨宁还看不出这急诏背后的更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