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老头子吃的盐比你走的路多
岗位设置多样化,有厂办、车间、后勤等不同岗位。
按照成绩,成绩高的先选,成绩低的后选。
康小夏悄悄问姜海棠,有没有把握去厂办。
厂办可是最好的岗位了,要是能去厂办,不光是干部编制,晋升速度也能快不少。
姜海棠笑道:“不知道别人复习的怎么样,不过我觉得尽我所能就行。”
“我心里没底,有点慌。”
“没事,今天我们再努力一下,加强重点内容的记忆。”
报名后的第二天上午九点考试。
考试地点是厂里的大礼堂。
姜海棠和康小夏两个人是上完早班才过来的。
他们赶过来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坐好了。
大礼堂能容纳七八百个人,七十几个人在里面考试,每个人周围都是空位置,确保不会出现抄袭。
“两个洗碗抹桌子的穷酸也来参加考试,真是拉低了我们的档次。”
一个穿着打扮上等的清秀姑娘嫌弃地用手在鼻子前面扇风,摆明了嫌弃两个人身上的油烟味道。
康小夏想说话,被姜海棠拉住了。
“小夏,考试要紧,不要徒生事端。”
这样的日子和别人斗气坏了自己的心情不值得。
前世今生两辈子,姜海棠第一次坐在考场上,不紧张那是假的。
她紧张的不得了,甚至连腿都是抖的。
不过,在浏览完整张卷子后,姜海棠的心情都平复下来了。
整张卷子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时政内容,一共三十分。
第二部分是纺织基础,也是三十分。
第三部分是两道自由发挥题,一道二十分,一共四十分。
姜海棠看明白了,真正拉开分数的,就是最后这两道题了。
这两道题一道是要求阐述当前的纺织技术发展以及对未来纺织技术的展望。
另外一道则干脆就是要求写出对纺织技术改革和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说,第一道大题通过看书还能得分,第二道题基本上就是送命题。
那些真正有能力提出纺织技术革新的人,不会来参加纺织厂的招考。
来参加招考的人,基本上都是门外汉。
但意外就在于这次考试有个姜海棠,让阅卷人大吃一惊。
三个版面,姜海棠弱项是第一个板块的时政内容。
好在这几天她将陆良辰给她的报纸都认认真真看了,答得八九不离十。
第二版块对于姜海棠来说,完全没压力,闭着眼睛都能答对。
第三部分,姜海棠也写的十分顺利。
作为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对纺织业的发展了解的比别人多很多。
何况,她在梦里看了好几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纺织书籍,对未来纺织技术的革新了解的更加全面深入。
洋洋洒洒将卷面写满还不够,姜海棠又写了两张附页纸才停下。
姜海棠写的比别人多,写完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交卷了。
走出大礼堂的大门,之前嫌弃姜海棠的清秀姑娘瞥一眼道:“还以为有什么能耐呢,还不是最后一个交卷,不会交白卷了吧?”
.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