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拖延时间,说中了吗?
第一次见面的人,怎么会说出狼心狗肺这种话?
而且还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的?
因为这句话,林逸打量了邻居一眼。
二十四五岁女子,样貌中上,身材很不错!
移开视线,林逸继续梳理起嫌疑人韩志业,与受害人魏可欣之间的关系!
从字面便能窥出端倪,韩志业与魏可欣之间,一定曾发生过某些事。
重新回到案发现场,死者钟子平遇害的地方。
验尸结果显示,死者头部后方遭钝器猛击四次,颅骨爆裂。
此外,还有两处刀刺伤。
正如林逸此前所推测的一般。
这不是误杀,是彻头彻尾的故意杀人!
还记得嫌疑人韩志业,第一份口供内容吗?
他说自己瞎猫撞到墙般闯入卫生间,是因为情夫藏在其中。
再到他后来修改的第二份口供呢?
则改称自己杀了人后,才撞上那名情夫和魏可欣回家?
先不说这两份口供,哪一份更真实。
现在的林逸,暂且都将它们当真的看待!
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在撒谎,两段陈述全是谎言。
他分明换了口径,自相矛盾。
但林逸偏要当成真话去听,这是为何?
因为往往真正的破绽,就藏在最精心编织的谎言之中。
犯罪心理学告诉所有人,哪怕是最拙劣的谎言里,也藏着至少一成的真实成分。
那些最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的虚假之语,恰恰就是掺着最多真实的谎言。
九分真话加上一分假意,这才是最危险的东西。
反过来,低级骗术大多九假一真,破绽百出。
客厅内并无可供突破之处,林逸转身进了卫生间,眼神细致地扫描每一个角落。
卫生间接缝干爽整洁,明显是在案件发生前刚被人清洗过。
林逸蹲下身,在靠近地漏的位置仔细观察。
果然找到了几根头发。
有的长,有的短。
卫生间本该常见头发,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么?
可偏偏有些线索,就藏在这里!
比如说,年轻人和年长者的发质有差异,DNA检测可以顺藤摸瓜。
关键信息在于:
根据初步调查,钟子平夫妇都留着短发。
那么,眼前这片区域中的这根长发,又是怎么来的?
想到这儿,林逸眯起眼来。
他小心地将这根长发用证物袋装好,交给身旁的刘元亮。
之后,林逸出了卫生间,步入卧室……
整个房间被打扫得,几乎看不到任何可疑痕迹,连床铺都规整有序。
林逸却掀起被褥,仿佛要破坏现场。
但并不是胡来。
他知道,即使被褥表面清洁干净,身体接触过便会留下蛛丝马迹。
尤其脑袋枕在枕头上,总会掉落头皮屑或者头发。
表面上擦得干净不代表下面没有遗漏,人们往往会忽视床垫下层,以及睡床缝隙这些死角。
所以,他翻开了厚重的被褥与床垫,果然有所斩获。
不仅找到了少量头皮屑,还有一些长短不等的头发丝儿。
一根男子短发,一根女子齐肩半长发,还有一个女子长及腰间的秀发。
林逸使用专用工具逐一采集三种发样,外加残留的头屑。
“送去检验,重点盯那根长发,查它对应的年龄和DNA。”
年纪增长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容貌变化,还包括一根头发的质地。
至于DNA比对,则是为了一项猜测做准备。
除了丈夫与妻子,第三个拥有长发的女人是谁?
她为何能在主人家里洗浴?
又为何有权住在卧室,甚至睡这张床?
……
看守所审讯室。
“你跟魏可欣到底是什么关系?”
林逸盯着韩志业,冰冷地问道。
“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嫌疑人韩志业摇了摇头,试图否认。
“是吗?”
林逸冷哼一句,“若无关,为何她说你狼心狗肺?”
空气忽然安静下来。
听到这句话,韩志业微微变了脸色,但很快掩饰回去。
不过,林逸依旧捕捉到了那一瞬异常,并非出自于突然暴露时的恐慌。
那种神色,反而更像是某种……刻意演出来的情绪伪装!
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对方已经察觉警方,开始注意这一层面了。
既然早就预料到,会被怀疑与魏可欣有关联。
为何还要故意露出吃惊反应?
不对劲。
林逸心中浮现出更大的疑惑。
这个男人为什么会觉得,警方会把注意力往这条线上转移?
他是不是早知道,某条线索已被警方掌握?
比如说……那位女邻居提供的证词?
难道韩志业早就盘算好一切,认为女邻居家会透露出那天的事实?
刹那间,林逸只觉得脑皮一阵抽麻,神情骤变。
面前这人究竟什么脑子?
竟能布如此深远之局!
两次供述中都不动声色提到那名邻居,原来是在给警方挖个陷阱引人跳?
自己是不是错估了他的实力,忽略了什么隐匿线索?
盯着韩志业良久,林逸的眼神渐渐锐利。
迅速稳住思绪,头脑高速运转分析可能性。
普通人在高压状态下,怎么可能做到这般精准布局?
除非,这是一套事先准备好的剧本。
现在他正按剧情一步一步走下去,而这剧里的下一个节点是什么呢?
是让警方关注韩志业与魏可欣的关系?
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为了啥?
警力调配需大量人力与时间。
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