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准备童生考试
“先说这经义。考的是学子对三书四经中微言大义的理解与阐发。
考官会从其中择取一句、数句或一章为题,要求考生代圣立言,模仿古圣先贤的口吻、思维和逻辑,围绕题目进行论述。”
陈院首神情严肃了几分:“其考法核心在于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股程式。
文章结构必须严谨,层层递进。破题需一针见血点明题旨;承题接着引申破题之意;
起讲总括全局,开始议论;入手引入正题;后面的四股是主体,需用对偶排比的形式。
正反相生,深入剖析义理,既要紧扣经书原意,又要有自己的发挥,最终归结到圣贤道理上。
文风务必庄重典雅,切忌浮华虚词。你批注的这些,正是教导他们如何精准破题、如何构建严谨股对、如何引经据典而不失其本意。”
宋远廷颔首:“正是。经义乃根本,考的是立身行道之理,也是朝廷选拔人才最看重的根基。
我要求他们不仅通晓文意,更要深谙其理,方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其次是帖诗。”陈院首话锋一转,“此场考的是诗赋才能。考官会限定诗题、诗体和韵脚。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严格的格律创作一首符合要求的诗。”
陈院首顿了顿,补充道:“此一环倒也无需我多做解释,宋夫子才是这方面的大能。”
“院首谬赞了。”宋远廷谦虚一笑,陈院首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最后是墨义。”陈院首的语气相对轻松了些,“此场考的是对经书原文及基本注疏的记诵功夫。
考官会从三书四经中摘录出若干段原文,或提出一些关于经书字句、名物、制度、史实的基本问题,要求考生默写出上下文,或直接回答。
若想争榜首,墨义必须做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方能在基础分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场之中,经义最难也最重,是区分高下的关键;
帖诗展现才情与规范;墨义则是根基是否牢固的体现。
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朝廷虽放宽了参与范围,但这童生试的考法和要求,历来如此,并无更改。
远廷,你为四子批注经义,正是抓住了经义这个牛鼻子。
若能在帖诗格律上再帮他们细细打磨,墨义上查漏补缺,凭他们的资质和你的教导,四子同登童生榜且名列前茅,甚至冲击那案首之位,绝非痴人说梦!
只是你方才所言的历年考题……县衙存档有限,且多是些陈年旧题,参考价值不大。”
宋远廷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此事,院首不必忧心,我自有计较。”
几日后,宋远廷“拜访”了顾提学。
这一次,他带来的不是诗,而是一份厚礼——墨韵阁一成干股的契书。
顾提学初见契书不免心中诧异,但忽而想到宋家四子今年都要下场参加童生考试,当下便也有了几分了然。
然他依旧故作不懂,矜持地看着桌上的契书,不动声色地问道:“宋夫子这是何意啊?”
.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