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不光儿孙满堂,桃李也要满天下了
不过瞒下此事却给宋远廷这个“商贾夫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学生不信服,老师就不好干这件事宋远廷还是知道的。
这事现代如此,古代也一样。为了让书院的学子能够信任,宋远廷觉得自己怕还得费上一番功夫。
宋远廷定了定神,努力回忆着自己老师的风采,清了清嗓子:
“诸位学子,今日我们……”
“宋夫子!”宋远廷话音未落,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便突兀地打断了他。
前排一个穿着绸衫、面色倨傲的少年站了起来,宋远廷认得他,是县里绸缎庄刘掌柜的儿子刘文彦。
“学生听闻,夫子是院首亲自请入书院的。但请恕学生直言。
夫子的四位公子是诗才,却不代表夫子也有诗才。若您想要服众,还需拿出些本事来才行。”
刘文彦语速很快,带着一种刻意的为难。
不过对于这种为难,宋远廷倒是很受用。他正愁没有一个切入口展示,机会就这么眼巴巴地送来了。
当然,对于刘文彦这种带头挑事的,他也要好好敲打一番才是。
刘家的绸缎庄在临县还是很有名的。但刘掌柜进来身患重病,眼见着就要不行了。
而刘文彦与其兄长更是明争暗斗,惦记着家里的家产。
原本还算和睦的兄弟二人,如今已是相看两厌了。
宋远廷想了想,曹植的七步诗送给这小子最是合适。
“既然你都说了,那我便送你一首诗可好?”
刘文彦眉眼带着嘲笑,语气间却是客套的恭敬:“学生愿闻其详。”
宋远廷把手中的书卷放在一边,开口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初听此诗时,众学子还有些不明所以,但片刻后,便都恍然大悟。
特别是刘文彦,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有种被人当众抽耳光的羞臊。
但转念一想,宋夫子字字珠玑,以诗喻事,用最文雅的诗句点明了最简单的道理。
刘文彦想起当初与兄长的兄友弟恭,心下不禁惭愧。
他当即拱手,深深鞠了一躬:“夫子大才,学生受教了。”
第一个刺头被摆平,整个涵远斋瞬间消停下来。
他们总算明白院首为何会亲自去请这位“商贾夫子”。
宋夫子做生意厉害,做诗更厉害!
宋远廷读书时就十分喜欢诗词和古文,别看他是理科出身,高考语文却是一百四十的王者。
宋远廷先是以几首简单的五言绝句为例,重点讲了平仄押韵。
而后便又引导学子们进行仿写。
几个领悟力不错的学子短短一堂课便能独立写出质量不错的诗词来。
而这些诗词,远比他们曾经胡乱写的打油诗要强上百倍。
仅仅一节课,宋夫子就俘获了众学子的心。
一时间,“商贾夫子”的诗文课竟成了青云书院最受欢迎的课堂。
.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