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和宋远志成同窗了
“胡先生说笑了。还是先生教得好,不然我连字还都不识一个呢。”
没人不爱听奉承,胡秀才也是一样。见宋远廷把自己抬得这么高,胡秀才面上虽谦虚,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
不过他到底还是没忘了今日来此所为何事,故而客套几句后便进入正题:
“宋老弟,我今日来此是为了几个孩子的事儿。这几个孩子啊,都是天生的读书人。
特别是五郎和六郎。这两个小子可真是太聪明了。别看六郎年纪小,眼下的学识可是不容小觑呢。
要不是年纪小受了限制,就这小子,明年春闱说不定就能博取个功名。
这段时日我也看出来了,老弟家不缺银子。既然如此,为何不把儿郎们送去县里读书?
村学里终究只有我一个先生。老弟这几个孩子我也眼看就教不了了,县里书院的院首我还能说上几句话,送几个孩子去读书还是不成问题的。”
看得出来,胡秀才的确是一心为了几个孩子好。
但要不要去县里读书,宋远廷还有些犹豫。这事到底关系到几个孩子的未来,总归是要同他们商量商量的好。
“先生的好意,宋某真心感激。我今晚同几个孩子商量一下,明日给您答复。”
当晚,宋远廷便把白日胡秀才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几个儿子。
听说有机会去县里书院读书,几个儿子都忍不住有些激动。
可激动过后,大郎和二郎又冷静下来了。
“爹,还是让弟弟们去读书吧。要是我们都走了,家里的地谁来照管。
眼看着就要秋收了,家里可不能没了人。像我这样的庄稼汉,这辈子能认识几个大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是啊,爹,让老五和老六去。他俩聪明,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我和大哥留在家里,照顾田地。”
大郎和二郎相继表态,但宋远廷却看出来两个儿子只是懂事,而非不想读书。
既然如此,那这个抉择他便做得了。
“家里的地有阿龙和阿虎呢,再不济,农忙时也可以雇些人手。
既然你们有心读书,那便一起去县里。四娘和温娘铁蛋也一起去。
咱们去县里买大房子,读书,科举!”
“都去?那得多少银子啊?”大郎虽知眼下家里不缺钱,但家里到底有多少钱大郎这个老实孩子却是不知道的。
去县里读书,还要买房子,还要雇人种村里的地,大郎只觉得脑子不够用,压根就算不出到底需要多少银钱。
宋远廷看着儿子哭闹的样子,微微扬起嘴角:“放心吧,咱家的钱,不缺。”
宋远廷拍板决定,全家人进县城读书。村里暂时交给阿龙阿虎照顾。
当然,阿龙阿虎依然可以在村学念书,只要不耽误了家里的活计便好。
做好决定后,宋远廷便与胡秀才过了话。胡秀才连声称好,当即便书信与县里的院首。
与书信同时送去的还有几个孩子的习作和诗文。
没过几日,县里便回了消息,几个孩子都能去书院读书了。
只是如此一来,几个小子竟与宋远志成了同窗!
.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