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父女聊天
“可李相只回了一句:你若真是功臣,那这账本上的百姓,是不是也该封个将军?”
史芸听到这,眼里已经露出点异色:“他这是……把刀举起来了。”
“举起来了,还砸在案头上了。”史澜低声道,“你知道,这种事,一开始震动最大的是官,而不是贼。”
“那些年江南田产流转,朝廷不查,他们就当成默认。李相这一查,等于把整个旧账链子都扯出来,接下来该动谁,谁慌谁心虚,全在这一局上。”
他看向史芸,眼神凝重:“芸儿,我今天说这些,不是让你掺手你,不该掺,但你必须知道。这个孩子,是皇子,他将来若继承的是一个朝纲腐朽、上下怨气的天下,那就是你我失职。”
史芸沉默了一瞬,缓缓开口:“李相这一步,是在试朝堂的胆,也是在看陛下的心。”
“他不是一个人在查旧账,他是在问大宋这条路,到底是给谁走的。”
“若查得成,商贾自有归位,士族不敢乱动;若查不成,那些百姓也不会再信一次朝廷。”
史澜眼神微动,露出一丝欣慰:“你看的,比我当年刚入仕时清楚得多。”
“可也正因为你看得清,我才要提醒你,别把自己站在风口浪尖上。你是陛下身边人,他若动得起刀,你可是第一个被拉去当指使内宫干政的口实。”
史芸听到这,脸色缓缓沉了下去。
她把茶盏搁在一边,神情还算平和,却明显带了几分不悦:“父亲,您是读书人,应当明白,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
史澜怔了一下,随即低下头,拱手请罪:“是我一时口快,失了分寸。请芸儿恕罪。”
“我不是怪您。”史芸轻声说着,却不让语气软下去,“只是在这宫里头,说话做事从来不是光讲亲情,您说这番话,是在和我讲大义;可若被旁人听了去,拿来做文章,那就成了贤妃干政,父女合谋,借皇子之宠操纵朝纲。”
她顿了顿,盯着父亲眼神:“女儿在这宫里,不是您从前在家中抱着的闺女了,我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后头都有人盯着。以后……凡是政务相关,父亲还请慎言。”
史澜听得明白,连连点头:“是,芸儿说得对,是我疏忽了。只怪……只怪做父亲的,有时候担心得过了头。”
他叹口气,脸上带着几分倦色:“但既然已经说了开头,我便把话说完。你听一听就好,听完忘了也成,莫往心里搁。”
史芸重新坐直身子,面上虽平静,眼里却有了些防备:“那父亲请说。”
史澜缓缓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我受陛下之命,协同宗相、赵相,统筹南北官员的编入与调动。其中有一项最棘手的事,就是南北势力的融合。尤其……是牵扯到钱粮田契这一块。”
“你是说圈地?”史芸问。
“不错。”史澜点头,“尤其是洞庭湖一带。这些年,江南多水患、北人多迁徙,朝廷调令仓促,账目混乱,一大批北地商人借着朝廷南迁的恩典,在湖口收地、合庄、设渡、建仓,一开始还算守规矩,可几年下来……规则早就成了挡箭牌。”
“如今李相动了岳州,圈地这事一下被摊上了台面,原本藏在暗处的账、那群所谓正商就坐不住了。”
他顿了顿,神色有些微妙:“最近这些天,我明面上是处理官员调派,暗地里……已经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名义、各种渠道找上我了。”